杭州市体育局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市体育局将以“决胜2022”为年度工作主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聚力“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这一中心工作和重要政治任务,高质量呈现一场“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统筹推进各项体育工作落实落地,为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贡献体育力量。
一、坚持党建引领,在举办亚运会大战大考中提升干部能力
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杭州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杭州发展面临的重要历史性契机。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提高政治站位、整合资源要素、调动一切力量、争取各方支持,借亚运契机搭建党员干部锻炼提升平台,全力以赴做好赛事组织、设施建设、智慧运行、志愿服务、宣传推广等亚运决战决胜各项工作。
(一)强化政治理论武装。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继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和培训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对中央、省市委文件和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方向,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书记的领头雁作用,引导局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AI动杭州·体育先锋”党建品牌。二是从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常态化学习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章程》,根据《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认真开展机关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动态分析。三是贯彻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推进系统党建“双优双强”工程,持续抓好党组织星级管理。强化“大党建”“双百分”考核结果运用。
(三)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落实《局系统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实施计划》,完善体育人才选拔任用激励机制,开展发现年轻干部专题调研,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优化干部结构。加强干部培养力度,扩大后备干部队伍。有序做好领导干部选任、职级晋升和轮岗交流等工作。二是坚持干部上挂下派,选调有经验、勇担当的干部到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工作一线锻炼。充分发挥体育专业优势,选派优秀干部参与2022年杭州亚运会各项工作,通过大赛练兵,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管理人才队伍,进一步扩大体育影响力。三是继续开展好“六讲六做”大宣讲活动。鼓励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杭州体育工作实际,讲好党史故事。四是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发扬一丝不苟、严以律己的工作作风;坚定“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干部”的思想,建设一支团结协作、纪律严明、行动统一、战斗力强的队伍。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严格落实党规党纪、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要求,不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一是持续强化政治担当,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推动主体责任落地生根。二是深化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检视回顾已排查制定的廉政风险清单,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完善制度措施,落实系统交叉检查,做好日常廉政风险谈话工作。三是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及隐形变异问题,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切实落实各项工作。四是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以案说纪、以案促改,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高标准推进亚运场馆建设及运行工作
一是奋力攻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杭州体育馆等4个市属亚运竞赛和训练场馆的改造提升工程。团结动员局系统全部力量,以“争分夺秒拼命干 保质保量抢收官”的必胜决心,建设我市“最专业、最高效、最具标杆意义”的亚运场馆。二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加快推进场馆化运行,迅速完成从组委会模式向场馆化模式的转变,将方案、预案、计划等切实落实到场馆,将各要素聚集到场馆上。三是全力提升赛时服务保障能力。办好亚运会拳击比赛和亚残运会硬地滚球比赛,做好赛时服务保障工作,从严从实从细落实防疫措施,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赛事举办,切实守牢安全底线。四是统筹做好亚运场馆的赛后可持续综合利用工作,努力做到亚运场馆体育功能、赛事功能应保尽保、应留尽留。将专业体育场馆打造成国家级训练基地,结合亚运场馆的功能、区位、体育设施等特点,充分考虑开展体育训练、承接重大赛事、对外开放等场馆功能,争取举办更多国家级以上单项赛事,努力解决好场馆赛后利用这一国际公认的难点问题。
三、全面推进亚运宣传造势
(一)深化亚运城市行动。计划开展亚运主题活动进学校、进社区(村)、进社团、进机关(企业)700场次以上,增强市民群众在体育方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广泛开展“全民健身 共享亚运”系列全民健身活动1500场次以上,体育培训1000场次以上。充分发挥专业教练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推进科学健身公益课堂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和农村文化礼堂。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上岗率和群众满意度。深化“体卫融合”发展,保持国民体质测试服务量在40000例以上。加强杭州市体育总会建设,增强市级体育协会亚运服务保障能力。做好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大提升收官工作。
(二)开展全民健身迎亚运“三万行动”。聚焦“双减”政策后的体育美育“双增”工作落实,打造“双减”背景下的体育工作特色品牌,为优秀教练员走向社会、走进课堂搭建平台,提供优质课后体育服务,进一步推动优质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增加科学健身公益课堂的覆盖面和频次,提供更多、更便捷、更优惠的健身场地,计划实施全民健身迎亚运“三万行动”:万堂专项体育课进校园、万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和科学健身指导进社区(村)、万片全民健身场地低免开放。
(三)多渠道开展“当好东道主、喜迎亚运会”主题宣传。通过体育场馆、百姓健身房、品牌体育赛事、体彩门店、党员活动等线下渠道和官网、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网络媒体等线上渠道进行宣传,大力倡导“人人都是东道主”理念,营造“全民健身 共享亚运”良好氛围,掀起全民迎接亚运、参与亚运的热潮。
四、持续放大亚运效应提升城市品质
(一)坚持“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任务清单”“重大改革清单”“突破性抓手清单”,抓好任务分解,梳理实施由体育局牵头、配合的2个重要指标、1项重大任务、2项重大改革、7个主要目标,继续推进共同富裕体育“2127工程”。全力推进国际体育组织落户杭州,研究发放体育消费券相关工作。继续与体育总局文化中心、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等开展战略合作,提升杭州体育国际影响力。
(二)继续推进数字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对数字化改革工作的重视程度,将业务工作融入数字化改革,以数字化手段助推改革加速度。在取得既有成绩的基础上,以“好用、多用、用好”为目标,着力破解数字体育工作数据源不足、数据量不多、普及率和使用率不高等问题。一是深化浙里办APP“体育培训”应用场景,继续优化省揭榜挂帅的“体育大脑”项目,力争在浙里办APP开发新增体育类应用场景。二是增强数字化改革成果应用。继续提升场馆智慧水平,鼓励场馆引入自助服务机、无人值守闸机、智能灯控等设备,实现场馆运营服务全流程自助,不断优化智慧场馆体验,打造智慧场馆典范。三是聚焦公共体育场馆、百姓健身房数据元采集,加快各场馆用户体系互通,完善场地预定、门票购买、培训等线上服务,为市民提供更优质丰富的数字体育公共服务。
(三)加快提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一是实施《杭州市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攻坚行动计划(2021-2025年)》,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运营,力争2022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实现突破性增长。二是加快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合理利用城市空置场所、废弃厂房、建筑屋顶、地下空间、公路高架桥梁下的闲置土地等“金角银边”区域,新建体育健身设施300处以上。三是推进体育公园建设。根据国家发改委、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合理布局体育公园内的各类健身场地及配套设施,努力满足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等各类人群的健身需求,协同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助力开创杭州绿地系统建设新局面。
(四)持续打造国际赛事之城。一是坚持品牌赛事引领,继续办好杭州马拉松、国际(杭州)毅行大会、横渡钱塘江、全国全民体能大赛总决赛等本土品牌赛事活动30余场。二是促进“体育+”融合发展,扩大集聚效应,培育体育赛事管理人才,引导和发展赛事经济。发挥各区、县(市)场馆、旅游等资源禀赋,结合各自体育特色,持续打造“一区(县)一品牌”,助推杭州城市国际化建设。三是统一部署,做好赛事组织、参赛工作。组织我市青少年运动员开展全国注册和省注册工作,印发《杭州市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修订)》,严格运动员资格审查,与各区、县(市)签订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责任书。确定2022年各项赛事分项规程和竞赛日期,落实各项目承办单位和场馆设施,稳步推进各项目标任务。举办好长三角华东九城市田径运动会、省游泳积分赛(分站赛)等省级以上赛事。会同市教育局举办24项杭州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竞赛,牵头主办其中15项赛事。积极开展本土青少年赛事,继续推动我市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为培养、选拔运动员苗子提供最广阔的平台。根据全国和省青少年体育竞赛计划,积极组队参加比赛,为运动员提供更多锻炼机会。
五、不断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做好亚运参赛服务保障工作
(一)主动谋划,全面做好杭州亚运会和第十七届浙江省运动会参赛服务保障工作。贯彻落实“奥运争光计划”和“亚运争光”保障计划,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加强团结,全方位开展备战工作,确保第十七届省运会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三个第一”,金牌总数保持领先优势,力争取得亚运会历史最好成绩。一是突出项目重点。通过巩固和扩大优势项目,紧盯弱势和潜优项目,切实提升竞技水平,进一步展现杭州体育的宽度和厚度。二是突出人员重点,加强与上级体育部门的沟通。全力做好参加省运会的运动员的服务保障工作。通过开展身体形态测试、生化测试、体能测试等,针对性制定训练和保障方案,帮助运动员实现体能和技术上的突破。加强运动员综合素质,重视文化课教学,实行局系统文化课教师绩效考核。三是继续抓好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巩固各项目运动队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拿干净金牌”的信念,确保兴奋剂问题“零出现”“零容忍”,实现体育成绩和体育精神双丰收。
(二)深化改革,探索体教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双减”政策切实落地,加强与我市中小学的合作,深化体育教育,扩大竞技体育选材范围;打造复合型教练员保障团队,完成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任务。修订杭州市各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体育传统学校认定的相关文件。实施战略选项,扩大项目布局,开展跨界选材,推动联办共建,整合各方资源。强化体能训练,补齐实力短板,提高运动员专项技能水平,做好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输送工作。
(三)科学训练,从管理和科技上提升训练水平。组织教练员和训练管理人员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训练理念,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实现运动项目从经验型向科技型转变。加大对体育科技尤其是应用科学研究的投入,着眼训练理论、素质体能、技术战术、营养恢复、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研究,有的放矢地突破影响项目发展的重大技术环节和薄弱环节。
六、乘亚运东风,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一)进一步增强社会投资体育的信心。充分挖掘“健康、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产业特性,鼓励、推动、扩大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相适应的体育消费,构建和培育适应多层次健身消费需求的体育服务业平台。
(二)加强对课外体育培训机构的监管。贯彻体育总局《关于做好课外体育培训行业服务监管工作的通知》精神,一是积极协调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继续完善课外体育培训机构的自查和分类管理。二是继续做好“双减”政策宣传和引导,逐步建立服务监管工作机制,确保体育系统“双减”相关工作落实到位。三是配合做好体育培训机构管理,做好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监管。
(三)多渠道助推体育产业发展。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精神,紧紧围绕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杭政函〔2016〕42号),宣传落实《杭州市“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继续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做好体育彩票销售工作;做好产业扶持资金申报、评审和拨付工作;做好运动休闲乡镇和运动休闲旅游项目的申报工作;做好我市体育产业相关数据的测算工作;做好市体育产业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完成旅游休闲业转型升级和旅游国际化标准、健康浙江考核的相关工作;支持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根据省体育局业务指导,做好环浙步道和环杭步道相关工作;开展对口和山海协作工作。
七、加强普法宣传,严格执法规范
(一)继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统筹领导。定期向市委、市政府和省体育局报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按时下发局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对全局依法行政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和分解落实。二是持续推进依法决策机制,规范局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与审查备案工作。三是进一步强化合同订立和履行流程管理,完善重大合同备案和审查、合同履行情况反馈、合同档案管理等重点薄弱环节。
(二)加强普法宣传,增强法治意识。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增强局系统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局系统人员的法律素养。广泛开展“8·8”全民健身日、“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等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大力普及体育法规知识和科学健身常识,继续扩大体育法规知识的社会影响,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健全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不断完善健全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查相关制度。继续组织好全市体育行政执法培训和体育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有效提升全市体育系统行政执法案卷质量和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
(四)加强市场监管,建设信用杭州。定期组织召开全市体育市场管理工作会议,在夏季游泳场所开放高峰期,加大对游泳场所的抽查,在冬季加大对冰雪场所的抽查,并督促指导各区、县(市)体育部门加强属地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继续推进信用杭州建设各项工作,做好诚信宣传活动,实施体育领域信用联合奖惩,抓好假球黑哨、使用兴奋剂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行业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定期修订体育领域信用信息归集和应用清单,做好信用信息归集和应用工作。在健身领域探索创新“信易+”应用服务,深化和推进信用公共体育场馆和校园健身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