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体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杭州市体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
市体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决胜2022”年度工作主题,扎实推进杭州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高水平推进共同富裕幸福杭州建设,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体育力量。
一、激发全民健身热潮,实现群众体育惠民先行
(一)赛前惠民开放亚运场馆,实现亚运红利普惠共享。制定落实《杭州市亚运场馆综合利用总体方案》,推动全市41家亚运场馆全面实现惠民开放,常态化开展亚运项目体验、公益培训、专业教学、赛事活动、亚运文化展等特色开放运营活动。推出《杭州市体育场馆惠民十条》。
(二)创新建设嵌入式体育场地,优化体育设施布局。制定《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导则》《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因地制宜推进群众身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优化体育场地结构。全年新建群众身边体育健身设施308处,“三大球”、“三小球”、门球等7类场地2243余片、78.9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2022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预计增至2.7㎡以上。
(三)扎实推进“三万行动”,丰富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造多元化科学健身指导载体,提供更多便捷惠民的健身场地。开展“万堂专项体育课进校园”11645课时、“万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和科学健身指导进社区(村)”14000余场,低免开放全民健身场地11933片。2021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全市总人口的44.7%,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4.3%。
(四)体卫融合、社体联合,扩大科学健身指导覆盖面。优化试点医疗机构的体质测试服务,推广常见慢性病运动干预项目和方法。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健康运动分会在杭成立并召开主题研讨会。全年完成体质测试服务逾4.2万例。新培育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38名。推进体育社团实体化改革和标准化建设,共有市本级体育社团76家,民办非俱乐部37家。联合杭州电视台制作播放科学健身电视节目200余期。
二、做好备战参赛保障,实现竞技体育出彩先行
(一)竞技成绩取得新突破。杭绍共同培养的运动员参加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男子团体比赛,实现浙江在该项目上参赛零的突破。杭州代表团在金华省运会获288.25金216银169.25铜,团体总分6581.75分,稳居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三个第一,并获得省运会体育道德风尚奖。足球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东亚足联落户杭州,杭州被列为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浙江杭州女足以2022年女甲联赛冠军成绩冲超成功,拿下首个全国职业联赛冠军。U17女足获中国青少年联赛亚军,创历史最好成绩。
(二)全方位保障训练备战。贯彻落实“奥运争光计划”和“亚运争光”保障计划,做好重点运动员的服务保障工作。加大体育科研投入,提高科学管理训练水平,组织教练员和训练管理干部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训练理念和经验,突破影响项目发展的技术瓶颈。开展重点运动员生化测试,科学开具营养品处方单,综合提升运动员专项技能和基础体能,系统保障竞技水平提升。
(三)夯实青少年竞技基础。修订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体育传统学校认定文件,加强对“市队联办”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业务指导,配备复合型教练员保障团队,做好业训布局和后备人才培养。全年新注册青少年(儿童)运动员3.5万余人次,新增国家二级运动员657人次、一级运动员352人次。积极组织参加省级以上体育赛事,会同市教育局举办市阳光体育竞赛28项赛事。
(四)狠抓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压实反兴奋剂责任主体,严格落实“两长制”。组建反兴奋剂宣教队,开展反兴奋剂知识和警示教育,牢固树立“不敢用”“不能用”“不想用”的反兴奋剂意识。
三、规范体育市场秩序,实现体育产业提振先行
(一)擦亮体育特色品牌。一是打造品牌赛事。成功举办2022杭州马拉松、2022年横渡钱塘江等特色体育赛事。二是培育品牌项目。新增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省级运动休闲基地1个,省级运动休闲乡镇2个,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1个、精品线路2条、优秀项目6个。3处露营地获评省十佳户外露营基地。三是成功举办2022-2023赛季CBA联赛赛会制比赛、第三届杭州国际高尔夫球锦标赛、全国排舞冠军赛、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主会场活动、“萨马兰奇杯”省羽毛球俱乐部邀请赛等赛事活动。
(二)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开展助企纾困、安全生产大检查等体育企业专项走访,为61家优质体育企业发放疫情纾困资金343万元;对17支在顶级联赛中取得佳绩的运动队、3个省级运动休闲乡镇、12个体育产业项目和9个承担“环浙步道”省级主线建设任务的区、县(市)下拨扶持资金2952.58万元。2022年度体彩销售额累计50.54亿元,同期增幅达31.78%,在全省占比达23.19%,居全省第一,筹集体彩公益金12.56亿元。发放“全民健身迎亚运”大礼包(体育消费券)430万元,组织开展“夜间体育市集”,助推体育消费市场复苏。
(三)加强体育市场安全监管。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开展冰雪运动场所安全检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场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疫情防控常态化督查整治等专项监管,督促落实经营主体安全责任,保障广大市民安全参与体育活动。全市依法查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违法违规行为37起。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监管事项清单应领事项认领率和行政检查事项年度覆盖率均达100%。
(四)营造体育消费放心环境。持续开展诚信宣传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信用现场宣传活动3次、体育服务从业人员信用培训2场、体育健身经营企业座谈2次。累计发布体育健身消费投诉信息755条、行政处罚信息138条,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为市民营造安全放心的体育消费环境。
四、加快数字化改革步伐,实现体育服务数智先行
(一)打造“亚运场馆在线”。锚定百姓“健身去哪儿”难题,以群众参与满意度为衡量标准,首创穿透以亚运场馆为主体的不同层级不同管理主体体育场馆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运用数字化技术优化场馆管理方式,为市民群众提供场馆预订、导航、线上培训等便捷体验。平台已有312家体育场馆(含亚运场馆45家)入驻,涉及运动项目44个,累计产生订单逾75万笔,参与健身665万人次。
(二)建设场馆智慧中心。持续优化场馆管理,加快推进全民健身中心和体育馆智慧中心建模,完成IOC运营平台系统搭建,结合实际工作做好项目的优化调整,为提升场馆管理水平提供助力。
(三)打造线上赛“精品赛道”。探索在防疫背景下线上开展非聚集大型群众赛事,提高体育公共设施利用率,西湖玫瑰跑结合NFC打卡作为首批试点赛道开展活动。着力打造杭州城市侧线上赛供给的优质平台,“精品赛道”入选2022年全省体育数字化试点“户外运动”版块。
杭州市体育局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杭州亚运会的举办之年,杭州市体育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浓厚城市体育氛围,打造“国际赛事之城”,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市。
一、发挥亚运筹办主力军作用,为举办一届最成功的亚运会作出体育贡献
(一)选派精锐力量支持亚运场馆运行。组织市体育系统干部学习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化运行知识,进一步提高全市体育系统队伍的办赛综合能力水平。充分发挥体育专业优势,选派优秀干部到亚运场馆运行团队和赛事组织运行团队。全流程全要素办好亚运会测试赛,全面检验提升4个局属亚运场馆的赛时服务保障能力,高水平呈现亚运会拳击比赛和亚残运会硬地滚球比赛。
(二)以健身活动为载体激发全民参与热情。以“我爱杭州 奉献亚运”为主题,举办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和科学健身指导进社区(村)1万场以上;与杭州电视台联合打造《全民健身 共享亚运》科学健身节目;开展“百日千堂万人游”青少年防溺水专项培训;深化“体卫融合”,探索设立运动损伤康复门诊;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基层体育委员服务基层群众健身作用,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浓厚亚运氛围。
(三)统筹做好亚运场馆赛前惠民开放。按照“一场一馆一方案”的原则,指导各场馆对标《杭州市体育场馆惠民十条》要求加大惠民开放程度,根据自身的开放项目、承担任务及场馆特点,从赛事活动进场馆和低免公益开放两方面,优化市民运动健身体验。迭代升级“亚运场馆在线”,拓展场馆入驻量,提升平台专业性和亲民性,打造服务百万级用户的高频应用。
(四)持续加大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努力满足全年龄段的健身需求,助力开创杭州绿地系统建设新局面。加大区县(市)体育设施建设力度,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新增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300处以上,新增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面积35.4万平方米以上,力争到2023年底,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长至2.8平方米以上。
(五)赛后持续放大亚运综合效应。以亚运场馆、亚运人才优势资源为依托,深入打造场馆开放亚运标志性成果,盘活体育资源,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环浙步道”项目。培育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国庆(春节)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长三角体育旅游精品系列项目、省级运动休闲乡镇、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和优秀项目。
二、巩固竞技体育优势,展现杭州健儿亚运风采
(一)跟踪对接,保障杭州健儿亚运争光。积极与上级体育部门联系沟通,全力跟踪保障好我市优秀运动员的训练备战,力争更多杭州运动员和教练员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家门口的亚运赛场上实现参赛人数、金牌数、奖牌数新突破。
(二)深化改革,提升青少年竞技水平。实施战略选项,扩大项目布局,开展跨界选材,推动联办共建,多方整合资源。做好市陈经纶体校改造提升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大科研投入,提升运动队管理和训练的科学水平,提高运动员专项技能和基础体能,做好优秀运动员输送工作。
(三)以赛代练,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举办本土青少年品牌赛事,完善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竞赛体系;举办好长三角华东十城市田径运动会,省击剑锦标赛、省高尔夫冠军赛、省游泳积分赛(分站赛)等省级以上赛事。组队参加省锦标赛、省冠军赛、省阳光赛等省级赛事。提前谋划布局,全力做好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的备战工作。
三、构建“后亚运”时代赛事体系,打造“国际赛事之城”
(一)推动体育赛事集聚发展。紧抓国际国内体育精英齐聚杭州的契机,依托杭州地缘和区位优势,争取更多国际体育组织在杭设立机构。做好体育赛事战略规划,持续加强申办国际重大赛事的力度,引进一批与杭州城市形象契合度较高的国际体育赛事。
(二)加大办赛要素保障力度。加大体育赛事的办赛资金支持。与高校合作培养赛事运营、体育产业等专业人才。打造国际体育人才交流中心,开展赛事运营培训和交流活动,建立裁判员、运动员、赛事运营人才数据库。多举措吸引高端体育人才在杭落户创业,选调亚运赛事运行骨干,组建赛事运营专业机构,引领赛事产业发展。
(三)擦亮本土体育赛事品牌。支持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职业俱乐部发展,做强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体育赛事产业;重点培育杭州特色品牌赛事,提档升级西湖赛艇挑战赛、杭州女子马拉松等赛事IP。营造赛事浓厚氛围,将健身、观赛、参赛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打造体育产业与体育消费新引擎。
(四)深入推进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继续深化足球改革,完善现代化足球管理和保障机制。加大青少年足球和社会足球普及力度,构建多元化足球赛事体系,进一步扩大足球项目规模和影响力。谋划推进足球学院建设,畅通运动员升学通道,在杭培养留住一批专业足球运动人才。扩大足球场地供给,推动杭州体育场提升改造项目、余杭专业足球场地建设,支持学校足球场对外开放。
四、依法履职行政,规范体育市场监管
(一)加强普法宣传,增强法治意识。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统筹领导,持续推进依法决策机制。全面系统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提高局系统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日”“体育宣传周”“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和体育法“七进”等系列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体育法治环境。
(二)加强安全监管,规范体育市场。持续推进体育系统“互联网+监管”,督促指导区、县(市)体育部门加强属地管理,开展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监管。加强体育赛事安全管理,防范化解体育赛事活动安全风险隐患。开展校外体育培训行业安全督导检查,优化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和服务流程,通过全国监管平台做好资质审核和资金全流程监管。
(三)深化应用场景,推进信用建设。积极做好体育诚信宣传活动,推进实施体育领域信用联合奖惩,开展行业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做好信息归集和应用工作。在健身领域探索创新“信用+亚运”应用服务,深化和推进信用公共体育场馆预定、免押金租借体育运动器材、社会体育指导员信用激励等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