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体育局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余杭17号建议的答复
陆伟芳代表:
您好!
您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借亚运东风,创赛事之城,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杭州体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市体育局高度重视,联合市发改委、市园文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建委及中国棋院杭州分院对您提出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夯实体育场地设施政策保障
(一)抓好体育设施用地保障
《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上报稿)及正在制定的《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中,对各级体育设施的设置标准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按照“高标赛事在省市、品质体育在区级、多样运动在街道、便民活动在社区”的总体思路,形成省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体育设施体系。规划到2025年,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到0.4-0.5平方米;到2035年,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到0.7-0.9平方米。
(二)坚持体育设施规划引领
2021年,市体育局、市发改委制定《杭州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杭州市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攻坚行动计划(2021-2025年)》,确定“十四五”期间各区(县、市)新增体育场地面积任务、所辖街道(乡镇)、社区(村)体育设施建设任务、足球场建设任务、纳入体育设施的绿道建设任务等“四张清单”,分集中攻坚“迎亚运”阶段和持续深化“后亚运”阶段落实。明确到2025年,实现区级体育中心和体育公园、“一场两馆”区(县、市)全覆盖,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10分钟健身圈”,有效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需求。
2022年,杭州市创新推动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市级高规格成立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担任组长,市委常委、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各成员单位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职责,统筹工作推进。所有区(县、市)均相应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通过市、区(县、市)、街道(乡镇)三级联动、专班运作、一事一议,针对存量改造项目,推出“豁免审批”举措,简化工作流程,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市体育局、市发改委、市园文局、市规资局联合制定《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导则》《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政策文件,加强部门工作协同,明确工作任务,创新提出三年新增总场地面积的16%作为嵌入式体育场地。通过健身设施结构优化提升行动、居住区嵌入体育设施配建行动、公园绿地嵌入体育设施建设行动、桥下空间嵌入体育设施建设行动、滨水绿道嵌入体育设施建设行动和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提质行动等六大行动,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银边”闲置用地建设嵌入式体育设施,优化城市体育场地设施布局,方便市民在家门口开展体育活动。
(三)强化体育设施资金保障
2023年,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发改委联合制定《杭州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及运营维护资金补助办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指挥棒”和“药引子”作用,调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积极性。明确先建后补、先开后补标准,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管理运维补助、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补助等资金保障机制。坚持公益属性,引导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惠民对外开放;激发社会力量积极性,支持专业机构人员、基层体育委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健身爱好者等各类人群参与运维管理,提高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效率和运营活力。
二、补短板提质量,不断增加体育场地设施供给
(一)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区配建体育设施
杭州市新建居住区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健身设施(室外场地优先用于建设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纳入施工图纸审查,验收未达标不得交付使用。在新建项目前期设计审查阶段,在市本级住宅项目审批中,要求设计方案按相关指标规定,落实配套体育健身设施的位置和面积,并在批复中明确。同时要求各区(县、市)建设主管部门严格按照《杭州市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等有关规定,落实新建住宅小区体育服务设施。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政府监管,严格执行基本 建设程序和标准、规范,重点对新建项目的公共体育设施等公建配套设施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2022年,全市共签订居住区配套公建项目建设合同170个,核发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合同履行确认书185份,共计配建体育设施面积约10.38万平方米。
(二)因地制宜嵌入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
根据辖区空间特点,创新规划布局,巧用公园绿地、桥下空间、河边绿道、社区(村)建设用地等空间,布局“三大球”“三小球”和门球等群众参与度较高的运动项目设施,打造新型便捷的城市运动空间。2022年全市新建成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2243片,面积78.9万平方米;建成拱墅区石德立交桥下篮球公园、建德市溧宁高速桥下洋安健身中心、临平丰彩运动公园等数十个功能多样、广受欢迎的标志性项目。2023年将继续加大城市高架桥下、沿江沿河滨水区域、公园绿地等空置地块的排查力度,计划新增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1000片,面积35.4万平方米,中心城区基本建成“10分钟健身圈”,打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三)盘活存量深化学校体育场地(馆)对外开放
全面摸排梳理全市存量体育场地设施,开展迎亚运“万片全民健身场地低免开放”行动,为市民群众提供便利、实惠的体育场地。联合市教育局深化学校体育场地(馆)对外开放,自2023年2月20日起,全市符合条件的1184个学校体育场地(馆)实现“应开尽开”,其中905个学校室外体育场地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279个室内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
三、放大亚运综合效应,推动国际赛事之城建设
(一)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体育赛事
市体育局将依托现有亚运场馆设施,研究论证和申办羽毛球、射击、田径、游泳项目等国际赛事。并通过与在杭高校体育院系的产、学、研、训、竞的深度融合,打造国家级赛事基地、训练基地、培训基地、教育基地、研究基地和省级赛事集聚县(区),推进亚运场馆赛后高效利用。以杭州亚运会承办项目为牵引,发挥各区(县、市)政府主观能动性,积极和国家体育总局项目中心、国家级单项体育协会对接,引入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游泳、曲棍球、马术、电子竞技等国内高规格体育赛事。以杭州市中心地标性建筑为阵地,与中国田协合作引进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让田径走向街头,令更多人感受到体育的魅力。
(二)推动本土品牌赛事活动提质扩面
以“杭州马拉松”“钱塘江国际冲浪挑战赛暨冲浪嘉年华”等品牌赛事为标杆,提升“中国杯”西湖赛艇公开赛、杭州国际女子马拉松、杭州大运河水上马拉松、杭州国际高尔夫球锦标赛、杭州毅行大会、横渡钱塘江等自主IP赛事的办赛品质,打造具有杭州韵味且生命力、影响力持久的精品赛事。聚焦园区、小区、体育馆、大学、商场等消费人群,在各地新建的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开展系列赛事活动,举行篮球、游泳、室内铁人三项比赛、足球、飞盘、蹦床以及健身操公开课、体育夜市、文创市集等活动,有效增强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竞名城”
一是建设一流电竞场馆,构建电竞新业态。杭州于2022年11月发布新一轮动漫游戏和电竞产业政策,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杭州动漫游戏和电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杭州动漫游戏和电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杭州为首个在党的二十大之后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联合发文推出动漫游戏和电竞产业专项政策的城市,并提出积极推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万人级电竞赛事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积极举办各类电竞赛事。作为电竞产业核心内容,同时得益于近期亚运会的风口,杭州在电竞赛事活动方面表现亮眼,杭州积极举办、引入了多元化的电子竞技赛事活动:第五人格深渊的呼唤 VI 全球总决赛、FIFA FSL 职业联赛、2022 年 TGA 冬季赛总决赛首届英雄联盟手游城市争霸赛揭幕赛、“铸国风·竞未来”暨梦三国2年度战略发布会等包括但不限于亚运电竞八项目的电子竞技赛事活动,为亚运电竞赛事预热的同时,举办群众电子体育赛事也为探索打造杭州电子竞技全民梯级联赛制度打下坚实基础。三是积极引入综合类电竞相关赛事。积极支持、争取杭州承办2026年全国智力运动会、2027年世界智力运动会在杭州举办并争取永久落户杭州,利于“城赛结合、互相赋能”,进一步提升杭州全球影响力。2026年,杭州将举办浙江省第三届智力运动会,电子竞技已正式成为比赛项目,该赛事是每四年一届的浙江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智力运动盛会,借此契机,我们与浙江省内的各个地市的电竞协会和主管部门形成了有效的联动机制。同时,已连续举办两年的“智圣”智力运动会和智力运动博览会进一步扩大规模,办大办好电子竞技相关赛事活动,借此吸引更多优质电竞产业及人才。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持续释放亚运红利,增强公共体育设施有效供给,推动国际赛事之城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体育获得感、幸福感。
最后,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对体育事业给予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郑国标
联系电话:0571-8958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