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体育局关于市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关于借亚运契机打造杭州国际赛事之城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周理赟委员:
您在市十二届政协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借亚运契机打造杭州国际赛事之城的建议》意见收悉,感谢您对杭州体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大力引进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积极培育本土品牌赛事
后亚运时代,我局以打造国际赛事之城为主线,全力做好体育赛事引育工作。利用亚运办赛和场馆优势资源,市区两级合力申办引进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截至目前,今年我市全年区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达468项。其中,国际性赛事共30项,全国性赛事66项。一是积极申办筹办国际体育赛事。与国际体育组织保持密切沟通联络,积极申办高等级赛事,办好2024-2026年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国际皮划艇“杭州超级杯”、世界无人机竞速锦标赛等国际重大赛事。同时,以亚运场馆、公共体育场馆、地标性建筑为矩阵,引入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游泳、曲棍球、橄榄球、马术、电子竞技等高水平体育赛事。二是不断提升本土自主品牌赛事知名度。围绕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金名片,我市形成了马拉松系列赛事、水上系列赛事、休闲系列赛事等10项以上城市知名品牌赛事。三是持续丰富群体体育赛事活动。创新举办“超级星期六,运动嗨起来”为主题的杭州市百姓运动会、杭州市首届国际风筝节、横渡钱塘江等赛事活动,今年计划完成10000场“运动燃起来,争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赛事和科学健身指导活动进社区(村),为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打好基础。在注重科技赋能的同时将“绿色”理念融入赛事活动,树立赛事可持续发展标杆。
二、加强人才引进,深化体育人才政策保障
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一是强化体育人才政策保障。通过整合体育赛事运营公司,杭州市积极吸收亚运会办赛办会人才,引入高级赛事运营人才,推动优秀运动员转型成为教练,让符合条件的高水平运动员进入中小学担任教练员。优化体育领域人才政策,推进体育领域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聘用社会专业赛事人才。二是构建多层次赛事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在杭高校与国内外体育管理、赛事运营等方面有优秀办学基础的院校合作,设置“体育赛事运营”“体育场馆管理”等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形成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层次的赛事人才培养体系。
三、践行“跨界融合”理念,带动“体育+”文旅产业发展
打造以马拉松、户外运动等热门体育项目为重点的特色旅游休闲产品,推出旅游套餐,包含酒店住宿、景点门票、交通出行等多种组合。一是打造“跟着赛事游杭州”新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定期发布赛事活动月历,从观赛、参赛等不同维度做好推介。以优质赛事资源为核心,与文旅部门联手打造以马拉松等户外项目为重点的特色体育休闲游产品百余项。2024杭州富阳半程马拉松,推出“跑富马,住酒店,免费游”文旅大礼包。赛前主会场多家酒店、民宿及周边餐饮店爆满,带动经济效益超1000万元。二是打造假日经济新增长点。开展“五一”期间运动休闲项目推介,主推“户外运动+潮玩休闲”体育旅游线路(项目);联动“钱江分”,开发“信用+体育”信用场景专区,开展体育促消费活动。“五一”期间前往体育场馆人流量超50万余人次,其中公共场馆人流量约35.6万人次。户外运动方面,我市60个国家级、省级体育示范运动休闲项目,媒体曝光量达3000余万次,客流量约100万人次,营收达7000余万元。三是组织开展我市“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联合市商务局、市文广旅游局联合主办“赛事三进”活动,将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地从体育场馆扩展至具备条件的景区、度假区、公园、商业中心、步行街等区域。在湖滨商圈,武林商圈等大型商圈,组织开展街头田径、街舞、健美操等具有较强观赏性赛事以及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并推出一批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赛事消费新场景,发挥好赛事对消费的引流促进作用。
四、促进区域化合作,提升整体竞争力
探索并实践高效的区域化合作模式,推动后亚运时代赛事产业发展。一是促进赛事产业与杭州城市文化深度融合。建设特征鲜明的城市体育文化景观,利用好亚运遗产,大力推动体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以观赏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为突破口,营造球迷文化、赛事文化,推动赛事与“吃住行游购娱”等上下游行业深度融合,打造以赛事为核心的复合型消费场景,推动赛事经济发展。二是加强国际体育文化交流,拓展“一带一路”合作。利用杭州国际交流平台推动体育交流互鉴,促进杭州与国际城市间在体育赛会方面的相互了解和互动交流,加强与重点交流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友城体育赛会方面的宣传推介活动。充分发挥港澳平台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杭港澳体育交流合作。
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对体育事业给予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颜川(杭州市体育局办公室)
联系电话:0571-89583326
杭州市体育局
2024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