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竞技体育 >>竞技公告

2024年杭州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柔道比赛竞赛规程

发布日期: 2024- 08- 23 15: 0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杭州市体育局
分享:

一、主办单位

杭州市体育局 杭州市教育局

二、承办单位

桐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三、执行单位

桐庐县青少年体育学校 桐庐县阳光体育俱乐部

四、比赛日期和地点

时间:9月27--29日

地点:桐庐县青少年体育学校(桐庐县康乐路348号)

五、参加单位

各区、县(市)代表队

六、竞赛项目

(一)个人赛

男子甲组:-50kg、-55kg、-60kg、-66kg、-73kg、+73kg

男子乙组:-45kg、-50kg、-55kg、-60kg、-66kg、+66kg

男子丙组:-35kg、-40kg、-45kg、-50kg、-55kg、+55kg

男子丁组:-30kg、-35kg、-40kg、-45kg、-50kg、+50kg

女子甲组:-48kg、-52kg、-57kg、-63kg、-70kg、+70kg

女子乙组:-44kg、-48kg、-52kg、-57kg、-63kg、+63kg

女子丙组:-40kg、-44kg、-48kg、-52kg、-57kg、+57kg

女子丁组:-30kg、-35kg、-40g、-44kg、-48kg、+48kg

(二)男女混合团体赛

男女甲组:

男子-55kg:个人赛甲组-50kg、-55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男子-66kg:个人赛甲组-60kg、-66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男子+66kg:个人赛甲组-73kg、+73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女子-52kg:个人赛甲组-48kg、-52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女子-63kg:个人赛甲组-57kg、-63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女子+63kg:个人赛甲组-70kg、+70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男女乙组:

男子-50kg:个人赛乙组-45kg、-50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男子-60kg:个人赛乙组-55kg、-60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男子+60kg:个人赛乙组-66kg、+66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女子-48kg:个人赛乙组-44kg、-48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女子-57kg:个人赛乙组-52kg、-57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女子+57kg:个人赛乙组-63kg、+63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男女丙组:

男子-40kg:个人赛丙组-35kg、-40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男子-50kg:个人赛丙组-45kg、-50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男子+50kg:个人赛丙组-55kg、+55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女子-44kg:个人赛丙组-40kg、-44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女子-52kg:个人赛丙组-48kg、-52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女子+52kg:个人赛丙组-57kg、+57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男女丁组:

男子-35kg:个人赛丁组-30kg、-35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男子-45kg:个人赛丁组-40kg、-45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男子+45kg:个人赛丁组-50kg、+50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女子-35kg:个人赛丁组-30kg、-35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女子-44kg:个人赛丁组-40kg、-44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女子+44kg:个人赛丁组-48kg、+48kg级别运动员可参赛

1、参加个人赛运动员方有资格参加男女混合团体赛,并按团体赛参赛级别进行报名。

2、团体赛采用循环赛,男女比赛时间为3分钟,加时赛无时间限制。

3、男女混合团体赛报名,各组别最少4个级别,每个级别允许报1名替补运动员,如需使用替补运动员,则教练员应在团体赛开始前到编排处提出替换运动员申请。

4、团体赛不设平局,如双方队伍打平均获得3场胜利时,则在团体赛的级别中抽取一个级别,增加一场金分加时赛以决定胜方,如一方无该级别参赛运动员,则对方获胜。如双方均无该级别参赛运动员,则重新抽选一个级别进行比赛。

5、混合团体赛级别顺序为:女子-52kg、男子-55kg、女子-63kg、男子-66kg、女子+63kg、男子+66kg。团体赛抽签时,抽取首轮比赛级别。后续轮次的比赛级别,将按照级别顺序中的下一个级别进行,如:首轮比赛抽签级别为55kg,则第二轮比赛进行女子63kg比赛,后续比赛以此类推。

6、双方开赛前应依裁判员手势,一起向主席台行礼和互相行礼。由裁判员核对运动员身份和级别后,进行比赛。比赛结束后,场上裁判员宣判获胜方后,比赛双方相互行礼并向主席台行礼后离场。

七、参加办法

(一)报名人数

1.各单位限报2支队伍,每个级别限报2人,运动员不得跨越年龄组别参赛。

2.各单位可报领队、工作人员各1人,教练员2名;参赛运动员10人以下(含10名),限报领队、工作人员、教练员各1人。

(二)参赛资格

1.运动员年龄:

男子甲组: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

男子乙组: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出生;

男子丙组: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出生;

男子丁组:2014年1月1日以后出生;

女子甲组: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

女子乙组: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出生;

女子丙组: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出生;

女子丁组:2014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市体校、学院集训适龄的运动员可代表原输送单位参赛。

3.参赛运动员必须是杭州市全日制在校学生,并完成浙江省青少年(儿童)运动员注册或者杭州市青少年(儿童)运动员注册。

八、竞赛办法

(一)进行男女个人比赛、男女混合团体赛。

(二)比赛采用国际柔道联合会竞赛和裁判规则。

(三)运动员参赛必须穿蓝、白柔道服,女子运动员必须自备白色或米色圆领T恤衫。

(四)运动员正式称重时间将安排在比赛前一天17点,持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原件称重。

(五)比赛时间:甲乙丙组正赛3分钟,丁组正赛2分钟,金分加时赛无时间限制。

金分加时赛时,常规比赛时间内,双方所有的技术得分和指导处罚都带入金分加时赛,并显示在计分板上,金分加时赛中只能通过技术得分(技有或一本)或处罚取消比赛资格(直接或累积分出胜负)。

(六)比赛采用中国柔道协会审定的比赛方法,并结合浙江省柔道竞赛制定赛制,具体如下:

1.8人以上的采用中国柔道协会施行的单败淘汰四分之一复活赛制;

2.7人以下的按下列方法执行:

①7人赛制

上半区3人打循环,下半区4人打循环;各区第一名争冠亚军,各区第二名并列第三名,各区第三并列第五名,下半区第四并列第七名。

②6人赛制

上半区3人打循环,下半区3人打循环;各区第一名争冠亚军,各区第二名并列第三名,各区第三名并列第五名。

③5人赛制

上半区3人打循环,下半区2人打一场;各区第一名争冠亚军,各区第二名并列第三名,上半区第三名列第五名;

④3-4人打循环;

⑤2人打一场,决冠亚军。

3.循环赛中如出现互胜,技术得分累积大者名次前列(同一对手的技术分不累加),技术分相同看胜负关系,如成绩全部相同,看原始体重轻者列前,重者依次排后,如再相同,现场称重。

(七)柔道服尺寸大小、卫生必须符合规则要求,运动员自行检查,凡在比赛中裁判员对运动员道服产生质疑,经正式检测如不符合要求,将直接判负,对方获胜。

(八)教练员临场指挥、申述

1.领队及教练员参加会议和临场指导时必须着正装。

2.比赛中教练员坐在教练席上指挥比赛,只允许在裁判员喊暂停和开始之间对场上运动员进行指导。

3.如教练员不按规定执行,干扰比赛,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将被请出比赛场地,取消当天比赛临场指挥资格。

4.若对场上裁判员判罚有异议,可举手示意临场申述,裁判组、仲裁将通过录像回放进行重新判定,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重新判定的结果为最终结果。

(九)各单位运动员参赛级别确认表应于组委会会议前上交。

九、报名和报到

(一)报名:各参赛单位于9月10日前通过“杭州市体育竞赛管理系统”进行报名,网上报名表提交即为正式报名,逾期视为弃权,报名后名单不得更改。

(二)报到:报到时间、地点另行通知。报到时须交验运动员二代身份证、赛前15天以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运动员体检合格证明(含心电图、脑电图、血压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单、上述证件缺一者不得参加比赛,一切经费自理。

(三)各代表队报到时须交纳赛纪赛风保证金1000元,比赛结束后,无违纪违规行为,保证金退还各队。

十、录取名次和奖励

(一)总团体录取前八名,个人各组各级别均录取前八名,并按9、7、5.5、5.5、3.5、3.5、1.5、1.5分计算。不足8人(含8人)时,按实际人数录取名次,分值不变。

(二)比赛将设“敢斗奖”和“最佳技术奖”每个组别各3名。

(三)“体育道德风尚奖”3个单位。

(四)设“优秀教练员”3名。

十一、本规程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